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BANDAO TIYU
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BANDAO TIYU

—半岛·综合建筑科技研究—

  半岛·综合体育中国科协在《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 建标101―2007》中对科技馆的定义如下,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他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利用原有建筑空间初期的科技博物馆很多利用原有建筑。当时的博物馆多是以私人收藏为基础建立,收藏者是贵族,他们的收藏原来就在宫殿或府邸里。正因为专门建造的博物馆没有多少特殊要求,便出现了利用其它现有合适规模的华丽建筑来改辟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的蒙塔古宫,法国卢浮宫,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空间分区逐渐清晰这里所指的空间分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展示空间和收藏空间由混合到分区,另一方面是展示空间的分区。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在科技博物馆的前身中,不仅雕塑和绘画,甚至还有各种自然科学实物,岩石标本、动植物等,各种的藏品杂处一室。18纪的启蒙运动带来了分类和专门化,相应地,博物馆形成了“物以类聚”和“生物分类”分区展示空间。如1704年,莱昂哈德出版了一座理想博物馆的平面图,它的底层收藏古物与珍宝;二层收藏自然历史实物,顶层收藏绘画雕塑。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国立自然博物馆等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展示和库房的分化。到了后期有些博物馆开始对展品有了简单的分类,把相关类似的展品即人工制品、动植物等开始分开展示,就是俗称的“物以类聚”展陈空间。空间较狭小私密起初,收藏的范围主要限于古物(古代石雕残片等)和动植物标本。一般而言,收藏获取难所以数量较少。当时欧洲君王们的藏品通常只许著名的旅游者和外国学者参观,因而参观人数十分有限。另外当时人们参观、鉴赏和研究藏品均在同一房间内进行,可见其空间的狭小

  随着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运用,在空间的形式、组合上出现了极大的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空间开敞通透“水晶宫”有诸多的建筑创新表现,在空间形式方面,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空间巨大又畅通,同时又能灵活布置,这是工业革命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空间组织形式。以及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都是针对当时新兴的展览功能所进行的改进。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采用钢制三铰拱,跨度达到115米,堪称跨度方面的!陈列馆共有20榀这样的钢拱,形成内部毫无阻挡的庞大室内空间。陈列馆的墙和屋面大部分是玻璃,形成室内外通透的效果,也为展品提供足够的采光。空间形态多样陶特的“玻璃展馆”的展示空间拥有表现主义建筑的独特魅力。展馆空间是由14根混凝土柱子作承重结构,中间用玻璃砖填充作弧形墙体的圆形建筑空间。柱子上支撑直径8. 7m、高1. 65m的菱形网格穹顶。水晶宫的展示空间形态是从下到上依次减小的长方体组合,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摒弃了古典主义空间形态。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的空间形态完全取决于其所选择的结构,即钢制三铰拱,这些拱平行排列就形成了使人惊异的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空间模拟现实的倾向德意志模拟矿井给每位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地面之下30多米,一片黑灯瞎火,基本上就是一矿井,有些地方腰都伸不直,布展人的苦心似乎要参观者体会矿工生活的艰辛。

  情节性的主题展示空间 主题展示空间可以综合和系统讲解知识,同时融进娱乐因素。主题场景展示空间,是把各部分展品用布置场景的方式编制空间情节,增强科技氛围,和趣味性,使人们在游览与互动参与更快更深刻地掌握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如中国科技馆新馆的“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沈阳科学宫的地震主题馆等。

  逼真的场景展示空间 科技馆场景展示空间是在人工环境基础上揉入科技、心理等因素重新建构的更为复杂与多元的展示性空间。它融入了人们对科技的理解和探索,相对于其它空间多了一种可体验的氛围感和感性特征与品质。它作为科技馆空间的一部分,都是以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控制空间透视和感知为目标,从而让参观者充分体验科技的魅力,如上海科技馆模拟热带雨林、北京天文馆模拟夜晚星空等。

  动态的展示空间 首先,很多科技馆为了隐喻科技的形象而利用动态的形式,那么它们的内部必然形成动态的展示空间。如湖南科技馆,杭州科技馆等。另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形成空间之间的交融和连续,让空间本身如同一种自如游动的“气场”穿行于建筑之中,使展示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最后,追求一种神秘的空间,如斐诺自然科学中心,空间序列从人类的探奇心理出发,通过不同空间的转换、线条弯曲、路线汇合、视线动荡,把视线无限解放,垂直的、斜线的不同的墙体、柱体相互冲撞结合,整个展厅成为最大的探索空间。

  核心空间表现 科技馆的核心空间可以是科技馆的交通枢纽,一般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交汇处,将观众引向各个展厅。科技馆的核心空间也可以是一个表现空间,表现科技馆的主题展品内容,表现科技内涵。如上海科技馆的穹幕影院为核心空间

  注重展示空间的应变性 由于展示展品的数量增加,和展示内容的更新变化,科技馆的展示空间应变设计的重要性受到设计者与参观者的重视。1嵌套式,是指两个或多个大小不同的建筑空间以推拉或某种特定的方式可以相互至套在一起,从而来改变空间大小的一种应变模式。2折叠式,是指通过建筑技术设计的可折叠的三维空间结构体系,然后来灵活改变空间的大小等特性。3生长式,(1)模数化,便于大小空间的转换,便于预制装配构件的生产和安装(2)竖向加高(3)水平延展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建筑的新理念,包含了自动化系统、火灾防控系统以及通信连接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提高建筑质量,减少建筑施工成本以及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智能化建筑的完善和发展,式建筑中的关键技术。

  智能化项目一般建设的周期比较长,建设规模也比较庞大,因此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收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建筑施工环节不容易控制,所以智能化建筑对于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智能化建筑的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对影响到施工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要选取一种科学性强、风险程度较小的施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各种分析和整理,进行复杂的运算,而运算过程与计算机技术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环节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进行开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智能化建筑建设中进行应用,是智能化建筑的特性所需要的。

  建筑施工中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工程管理不是某一个方面的管理,而是对工程整体进行的系统化的管理,包括了工程施工设计的管理、合同方面的管理、施工安排以及其安全性方面的管理等。在这些复杂的管理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庞大的工程管理项目要求具备自己的数据库进行资源信息的整合处理,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项目工程管理的需求。

  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与现代科技中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集合起来,建立自动化系统,火灾防控系统等的新型建筑理念。智能化建筑具有现代化程度更高,服务质量更好,居住环境更舒适等特点,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体现,是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新型建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领域已经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进行通信连接,对建筑内的监控系统进行合理化分部以及建筑中更方面系统之间的协调等。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能有效将智能化建筑内的信息系统汇聚到一起进行集中监控管理,体现建筑的智能化特点。

  智能化建筑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其设备数量、设备本身的智能化程度以及这些智能化设备的管理系统。智能化设备包括了建筑中的监控系统,水、电、气的供给、中央空调、智能门禁系统、电梯设备等,对这些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给用户制造一个更加方便、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智能化建筑系统包含了几个子系统,通过通信协议接口进行连接和管理,其具有以下功能。

  现代智能化建筑中监控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该系统是保障客户人身财产安全的关键设备,监控系统包括建筑内部的监控设备和门禁系统。监控设备可以有效监控到可疑人员的进入建筑物内,方便及时进行处理。门禁系统可以有效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当有人非正常进入建筑物内时,门禁系统会发出警报,保安人员可以及时对外来人员进行控制。

  自动化系统还包括对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包括烟雾传感器和自动喷水系统。烟雾传感器是在烟雾指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感应器就会将数据传递给控制中心并拉响警报,在必要时还会开启自动喷水系统,进行自动灭火。

  集中监控是指对智能化建筑中其他的应用设备进行监控,例如对配电中心包括照明系统、电梯电源、配电室等设备进行全面监控。在设备出现异常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处理,以免设备问题给用户造成的不便甚至危险。

  集成化建筑结构是由多个系统共同组成的,由一个总管理端进行集中控制,对整个系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决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系统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对建筑之间的信息进行协调处理,同时对建筑的设计方案和数据的计算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在智能化建筑中应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技术的运用和协调分配,以便于实现功能分配的需要。

  智能化建筑的数据是需要随时更新的,早期的应用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建筑的要求,因此要对数据进行更新和进一步的完善,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更符合现代建筑的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整个系统中起到统一管理和协调的的作用,然后将智能化建筑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

  1、网络的匹配问题通过协议转换器得到了解决,任意的新系统都可以被集成到原有的系统中去。

  2、硬件厂商与软件的开发之间长期存在着矛盾,同时也是软件操作系统与设备控制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部分矛盾,制定了OPC标准,OPC标准可以完成系统的集成和软硬件数据的读取和录入,,并且对各方面的设备进行互相的联通,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可以互相操作的性能。

  智能化建筑的关键技术一般分为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的建设和管理中,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综合使用,来保证实施的顺利,和智能化建筑的有效管理。

  对于不同的智能化建筑,多系统集成模型也是不尽相同的,在信息的处理和组织模式当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集成平台可以分为三层分平台,第一层分平台是数据通信方面的,就是数据的标准接口和子系统之间的任务交换;第二层分平台是分析控制;第三层分平台是协助决策功能。各个子系统是集成平台和整日模型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智能化建筑5A 组成要求,共有包括数据通信设备、保安监控、办公、通讯联络以及火灾隐患应急预警自动操系统接口在内的五大自动化系统接接口类型,并通过集成平台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文件、程序、数据信息的调用以及对等交换。

  (一)现场监控系统,现场监控系统就是起到上情下达的作用,以便于能够智能化调节现场环境。

  (二)区域性监控中心系统,区域性监控中心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作为进入智能化、远程化的一个起始点。

  (三)集中化监控中心系统,集中监控中心通过采用相应的区域监控中心对图像、数据等信息进行分析,将监控到的数据库真实的反映出来,并进行相应的保存。

  (四)计算机技术监控终端,要完成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建筑通信监视应用程序任务,自然离不开先进的监控终端设备,这些监控终端设备包括智能开关、显示屏、电源以及包括温度计、湿度计在内的环境监测设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通风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等监控终端。

  2014年1月11日凌晨,云南香格里拉古城发生火灾,珍贵的古建筑被付之一炬;

  仅过半个月,贵州镇远的一场大火,又将中国保持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报京侗寨变成焦炭。

  如果说古建筑存在耐火等级低的问题,那么现代建筑物发生火灾就更令人扼腕――

  2009年2月9日,北京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场救出30多名伤员,一名消防人员牺牲;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

  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同火灾作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早见于《周易》:“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进一步明确提出:“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现代建筑的发展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方向:向高处和地下,多用途、多功能复合型,大跨度、大容量的方向发展。而上述任何一类建筑形式,都会给建筑防火带来全新的问题,对现有技术提出新的挑战。

  1986年,我国第一个建筑防火研究所成立,这也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投资组建的建筑行业最大的一个专门从事建筑防火研究的机构。“当拿到由中国政府代表龙永图先生亲笔签定的合同书的那一刻,我有一种近乎窒息的快乐和心酸,我知道自己新生了。”建筑防火研究所创业所长李引擎这样描述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此后的20多年间,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完成了上百项国内大型和特殊建筑工程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北京新十大建筑中九个建筑物的性能防火设计。谈及此,他满是谦虚:“至今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者,只是为这项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自从事建筑防火研究至今,李引擎已在这个行业连续工作了整整27年。对于当年的选择,他很坦率:“我从事这个行业工作没有任何其他的背景条件,只是一次偶然的被动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决定资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几名研究人员去法国进修,于是,研究院从下属各所共抽调8名同志集中学习法语以备选派。集中学习结束后,李引擎成为第一个被法方选中资助进修的研究人员,学习“建筑防火”专业。这在当时无异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彼时国内建筑业不仅没有专人研究防火项目,即便是一般的普及知识都极少。

  “我那时对消防的认识还仅仅限于消防车灭火和室内消火栓。”论及当年,李引擎笑着说。拿着法国发来的通知,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去,无法预测最终事业的发展;留,会丧失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终于,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战胜了内心的纠结,李引擎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

  作为法国建筑科学院接收的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进修的中国人,李引擎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生活环境陌生,语言交流不畅,专业知识缺乏……这一切使他一度陷入苦闷和孤独之中。好在法国人的幽默和友情使他很快地适应了工作和生活,逐渐了解并深入学习了材料的防火测试、结构的耐火研究、防排烟系统的计算与模拟等建筑防火的知识和标准规范等专业知识。

  法国的古建筑闻名于世界,从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就开始开展古建筑的防火保护研究。指导老师以自己主持的卢浮宫内新建玻璃塔的消防问题为李引擎传授了建筑工程防火设计等问题,他开始进入角色并去亲近建筑防火科学。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李引擎的勤奋好学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紧张的法国之旅即将结束时,学院副院长为李引擎争取到一个博士生的奖学名额,希望他做自己的学生,留在法国继续深造。经过深思熟虑,李引擎婉言谢绝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选择了回国:“主要是考虑到我的公派身份,以及回国后要做的创新性工作。我热爱科学,但更爱我的祖国。”

  回国之后不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李引擎委以重任――负责组建我国建设系统第一个专门从事建筑防火研究的研究所。

  “这次决择对我而言很困难。”白手起家自然绝非易事,尤其当时李引擎已经升任室副主任,原来所属单位建立起的业务基础和工作关系将化为乌有,一切无异于从零开始,他很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当时的忐忑:“万一做不下去,我在本院的研究生涯就会在事实上‘完结’。”

  几经思考,领导委以重任的信任和成就一番事业的激情使李引擎最终踏上全新的“创业”之路。从无到有创建一个研究所,而建设资金还没有到位,其困难和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可谓一穷二白。初建建筑防火研究所,只有几位从各方聚集起来的同事和两间借用的房间,就连李引擎这个所长用的办公桌,也是从别人仓库里找来的弃物。

  不过,物质上的匮乏在李引擎看来都不算什么,当时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从哪些方面着手进入建筑防火研究领域,以及如何寻求到一笔建设资金。“根据我在法国学习的了解,如果没有几百万的投入是不可能建立起最基本试验条件的。”几经周折,在建设部有关司局的关心下,建设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为建筑研究所列上了第一个“建材耐火性能”的科研课题。正是这个只有10来万元的科研项目,使李引擎得以正式开展建筑防火的工作,并由此购入或自制了一些小型试验仪器。

  随后,李引擎得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要给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社会公益项目予以无偿援款建设,便开始寻求进入该援助计划之路。历经无数次的反复,耗去近三年的时间,终于,建筑防火研究所在1989年获得了110万美元的无偿援款。拿到合同书的那一刻,他告诉自己:“从此,我将沿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地用自己的激情去铺就这条不平凡的生命之路。”

  如果说20世纪的建筑设计主要竞争于造型和功能要求,那么21世纪建筑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预防灾害发生方面,包括防火在内的防灾设计是判定建筑设计方案好、坏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性能化设计是建筑防火设计理论方法的一次革命。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各类建筑物的实际状态,对建筑的火灾危险和将导致的后果进行预测与评估,在获得最优防火设计方案的同时,确保了一些特殊外形和功能的建筑方案得以实现。李引擎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并将成果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

  而最让李引擎骄傲和难忘的,还是作为奥运安保顾问,他率领团队具体参与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设计与评估工作。

  2008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设计及工程建设的发展,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但这些创新的建筑设计导致了奥运场馆消防设计无法满足我国现行相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或我国现行相关消防技术规范尚未涵盖。

  为此,李引擎率领本所的科技团队从结构防火、安全疏散、排烟设计、火灾探测监控、火灾自动灭火等方面着手,应用火灾工程学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方法,采用性能化设计理念,成功解决了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等11个奥运会竞赛场馆以及国际广播中心等4个奥运会非竞赛场馆,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地下交通联系通道等6个奥运会相关设施建筑功能与消防安全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了建筑物的建筑功能、消防安全和经济投资的最佳统一。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考虑的全面,火灾场景选择合理,提出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各项消防设施运行正常,确保了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在奥运会期间的消防安全。

  鉴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工程消防设计咨询和火灾风险评估方面的突出成绩,2008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向李引擎领导的团队发来感谢信,2009年4月团队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的称号。

  而在上海世博会建设期间,李引擎又将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运用在世博会一轴四馆的设计过程中,并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主持了这五个项目最终消防设计方案的评审;同时主持了中国馆、主题馆和未来馆中的所有国内各布展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

  为此,上海世博会事物协调局特向李引擎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他作为世博会的消防安全专家为上海世博会场馆消防设计做出的贡献。世博会胜利结束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和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联合签发了荣誉纪念证书,表彰李引擎为这届世博会做出的积极贡献。之后,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他为中央企业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荣誉个人。

  谈及昔日的荣光,李引擎十分谦虚淡然:“我不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只是不愚笨而已。如果说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社会认知,那是因为我20多年只持续做了一件事,同时也可能是机会好一些,并且适时掌握了它们。”

  自建筑防火研究所成立之初,李引擎就有一个信念:要把研究所营造成一个所有员工都愿为之奋斗一生的大家庭――

  在这里,可能会有不平、有建议、有倾诉、有批评与被批评,但始终存在尊严、关爱和集体的帮助;

  在这里,可以在高浓度的学术氛围中进行平等的技术探讨与交流,在包容个性的团结协作机制里共同发展。

  “我们是以人的脑力智慧为主为社会提供公益和经济服务的特殊群体,人才是我们发展的基石。”因此,李引擎始终把选人、育人、用人和举人作为工作的主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人才理念――

  人才要经历艰难与困苦的磨练。世间所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无一不是历经艰难困苦,越过多次挫折而最终走向成功的。李引擎善于给可造之才创造更多的机会去直面复杂无序的局面,使他们学会在目标不清、条件简陋、希望渺茫中建功立业。

  人才成长要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大部分人的事业都是在正式工作十年左右定型的”,李引擎认为,从人才理性成长的角度考虑,对工龄十年内的人,主要给他们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赋予实用的工作方法,安排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工作十年以后的人,则需要为他们搭建可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表演舞台,综合包装公众形象,外延社会影响。他说:“犹如所有经典的乐曲和美好的生活其节奏一定是让人动情、催人遐想的,对人的培养也要有适宜的节奏和连续的过程。”

  人才要具备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的心灵和行为对听觉更敏感。能否将已有的成果精炼出来,并用一种震撼人心的声音传递出去感染他人,也是一个杰出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

  人才应分类解读和培养。李引擎眼中的人才具备两种价值:一种是具体的、实用的,不超越其熟知的业务领域;另一种是被升华和异变了的,即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之外。前者工作产生的的效果均可预见和计量;后者则主要体现在精神支撑和社会关系层面上,因而他们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具有无法限量的特征。第一类人才可以保证单位的基本平衡与稳定,第二类人才则会引领事业向高端发展,两者互补,任何一个单位都同时需要这两类人才的支撑,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事情上,其作用会有不同的解读。单位的社会属性越大,综合影响范围越广,对第二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因而人才培养计划要因单位的性质和人员的特征而分类实施。

  人才是自立和外助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人能在砂滩中找出一粒随意扔进去的同样粒径的砂子,但所有人却能轻易地找到被扔进砂子中的一颗明珠。珠子越明亮,就越容易被发现。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欲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具有比常人更多的智慧、更超凡的才能。从古至今所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均是在思想、行为上有独到之处的特殊之人。历史证明:孤独者不可能在事业上远行;无为者大多没有高人指路;而成功者一定是有智者同程。

  科学技术工作者永远耕耘于已知与未知之间,希望与理想之中。希冀一大批有志建筑防火科学的年轻科学工作者矢志不渝地贡献于这个伟大的专业,这是李引擎最大的期待。

  结语:消防是一项具有永恒性的为全社会服务的工作,它将伴随着火的存在而永远存在。我国建筑防火设计理论、方法及相应技术设备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变迁,传统消防概念和技术也要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我们将面临更多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也正因为此,对于“退休后做什么”这个问题,李引擎从未有过丝毫犹豫和迟疑:“只要社会和单位需要我,我会一直尽力为我国建筑防火事业的深入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眼下,李引擎仍然担任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协助相关技术工作的进行。对于我国建筑防火事业的发展,他满怀感情,充满期盼:“希望未来能够实现建筑工程消防系统全程服务技术,并完善社会安全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和风险评估体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1990年由建设部批准成立,设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该院的工程抗震研究所、建筑防火研究所、建筑结构研究所、地基基础研究所、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的研发成果为依托,主要研究地震、火灾、风灾、雪灾、水灾、地质灾害等对工程和城镇建设造成的破坏情况和规律,解决建筑工程防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广防灾新技术、新产品,与国际、国内防灾机构建立联系,为政府机构行政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设有工程抗震研究部、建筑防火研究部、建筑抗风雪研究部、地质灾害及地基灾损研究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部、防灾信息化研究部、防灾标准研究部和综合防灾研究部。

  工程抗震研究部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抗震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拥有建筑结构工程咨询与设计、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减震与隔震工程设计、结构安全性鉴定与抗震鉴定、现有建筑抗震加固与改造、结构抗震试验、建筑测振、建筑整体平移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与产品,拥有门类齐全、设施完善的检测与实验设备,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设备,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建设部的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累计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92项,编制标准、规范或图集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计算机软件优秀设计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2项。主编和管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标准》、《约束砌体与配筋砌体结构技术规程》及《建筑震后应急评估与修复技术规程》等10余本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

  建筑防火研究部拥有国际上较先进的防火科研设备,形成了以“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施工、开通调试和维修综合技术”、“地下消防水管线漏水探测及漏水点定位查找技术”、“性能化防火设计与安全评估”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能够为社会提供建筑防火工程全套服务。现拥有工民建、建筑材料、给排水等多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研究人员占半数以上。建筑防火研究部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几十项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公安部科学技术奖,编制和修订了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数百篇,出版专著12部。

  拥有国内最大的拖曳式水槽、最长的建筑风洞和同步测压点数最多的压力测量系统。完成各类风洞试验项目百余项,为国内众多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了抗风、抗雪咨询。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项目十余项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编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研究成果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依托于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基基础实验室,地质灾害及地基灾损研究部在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地基处理、桩基础、高层建筑箱筏基础、深基坑支护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等若干奖项。主持编制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共17部。

  灾害风险评估研究部在城市和村镇防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为我国城乡防灾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完成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制订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果获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安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先后完成了多个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火灾风险评估方面,完成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竞赛场馆群等共96项奥运相关项目的火灾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单位通报表彰。提出了村镇抗震、抗风、防洪的设计方法和评估技术,成功用于指导我国村镇的防灾建设。

  防灾信息化研究部从事我国建设和防灾领域信息化方面的研究,致力于解决该领域的信息化关键技术及专项应用问题,包括信息化基础架构平台、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城镇灾害监测系统、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以及GIS、物联网、BIM技术在综合防灾领域的应用,提供基于不同灾种预测模型的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先后承担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有关信息化课题的研究,为数十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方案。

  防灾标准研究部主要职责是组织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下属单位开展防灾标准的研究、编制和管理工作,汇编整理我国防灾标准化进展。近年来,中心完成标准规范制修订项目等100余项,其中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40余项,为推动我国建筑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筑工业化设计的研究 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 浅谈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的新发展 建筑工业化的实践与忧思 建筑工业化对建筑劳务企业影响研究 建筑工业化住宅部分的技术研究 江苏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障碍与路径问题研究 探讨绿色施工在建筑工业化的应用研究分析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的关系 建筑工业化之我见 建筑工业化和节能低碳 建筑工业化管理与实践 BIM助力建筑工业化发展 制约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我国建筑工业化推进实施主体的协同机制研究 建筑工业化设计要点研究和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4]纪颖波.新型建筑工业化前路漫漫[J].施工企业管理,2012,(6):34-36.

  [5]杨嗣信.关于建筑工业化问题的探讨[J].施工技术,2011,40,(347):1-3.

  [6]曹成嘉.国内外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J].铁道标准设计,1979,(2):11.

  军事建筑工程简称军事建筑,即为军事战争服务的建筑,包括战时攻防双方修筑的,以及平时以防御为目的,国家在边境线和重要军事地点上修建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这类建筑与非军事建筑相比,在建造目的和使用人群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遵循土木工程学科一般规律的同时,军事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与建造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1]。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目的就是要寻求这类建筑在形成过程中的一般理论、方法及演变规律。从研究内容上看,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与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研究的范围较广,古今中外军事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结构、构造、材料、设备与施工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都属于此研究范畴;二是研究的重点在于军事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理论与方法层面的探讨。

  因此,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军事建筑工程的基础研究和教学方向,在军事院校基建营房类专业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丰富,涵盖了军事防御建筑的发展主线与重要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古代或近现代军事防御建筑规律的概括梳理;二是对特定地区、特定实例的特征研究。前者研究数量较少,主要是对欧洲古代的城堡与防御工程的梳理与分析,其内容涉及古罗马、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初期的军事建筑[2];后者

  研究数量较多,多针对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某个或多个时期、某个或多个地区的军事防御建筑,其中有以欧洲中世纪城堡为主要研究对象[3],包括十字军东征留下的城堡,涉及到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与地区,如英格兰、爱尔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和地中海上的岛国[4]等,也涉及到了亚洲国家的军事防御建筑[5];有以近代和现代初期欧洲、美国的军事防御建筑为研究对象,如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各国殖民扩张时期[6]、美国国内战争时期[7]等;有以现代及当代的欧美及亚洲军事防御建筑为研究对象,如20世纪初美国在亚洲的防御工程[8]、二战时期欧洲的防御工程[9]与前苏联的西方防线],冷战时期的美俄军事建筑遗址[11] 等;有对当代欧美军事防御建筑的研究,如英国的军用机场建筑[12]、美国的海防建设[13]和海外军事基地[14]等。

  这些研究都是通过文献检索与实地考察测绘相结合,获取基础性资料数据,并通过历史性解释的方法,结合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因素[1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归纳、演绎,从而揭示军事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

  国内相关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贯穿于古代与近现代。中国古代的军事建筑主要表现为城防工程。虽没有针对军事防御工程的专门著作,但在各时期的治国方略、历史地理论述中都涉及到了军事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一批涉及军事建筑选址、规划与建设的著作,对古代城防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史记》、《汉书》以后,各时期的史书中都涉及了城防建设的内容,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城防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唐代的《太平寰宇广记》、明代的《读史方禹纪要》等为代表的地理志中,对各重要城池的军事地理区位优势进行了精辟论述。除此之外,一些著名的将领在其专著中也对城防工程的选址和建设进行了论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南宋将领陈规所著的《守城录》,书中针对火器出现以来对传统的城池形态、结构、构造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对宋代之后的城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明代的著名将领戚继光总结多年的守边与抗倭斗争经验,在其专著《练兵纪要》中对城防设施的建设提出了独到见解,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清朝中后期,面对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边海防工程建设的建议,如魏源在林则徐所著《四洲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于1852年出版了《海国图志》,对世界历史和地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指出了海防在国家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以来,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中国在军事防御工程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有些防御工程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建设的宁沪、沪杭阵地[16],但由于战略指挥的失误,军事工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也建设了大量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以陆、海、空三军的设防工程为主。

  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建筑理论与实践,已有学者以“通史”的形式总结概括了各阶段军事建筑的指导思想和建筑特征,基本建立了中国军事建筑历史研究的时空框架[17-18]。也有学者以“断代史”与“地方史”的形式对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军事建筑进行了研究,扩展了研究的时空范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19-22]。

  从研究的广度看,国内对都城、长城研究较多,对历代战争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其它边防、海防或地方城镇防御工程研究较少,仍以古代的都城和长城为军事建筑遗产研究保护的主要对象,因此,对地方城防和近现代军事建筑遗产的保护层次和质量还亟待加强。

  从研究的深度看,现有的研究以对史实的描述为主,对影响军事建筑发展的政治、军事、科技和社会因素研究较少,对军事建筑的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科学性解释及国内外军事建筑的比较研究不足,导致对国内军事建筑的功能、技术和形式等 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因此,

  目前,中国军队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设有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中外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建筑特征,初步树立科学的建筑发展观。这一目标与地方大学的相关课程过于雷同,没有突出为军队服务的特色,没有明确此类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作用,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核心工作“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与军队基建营房的建设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沿袭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所开设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采用地方院校通用教材,较少涉及军事建筑相关内容。当军队院校的学生面对实战化训练、抢险救灾或实际作战对军事建筑提出的要求时,由于缺乏经验而无从下手。因此,亟需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加军事建筑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军事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的代表类型与实例。

  现有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仍在于建筑风格的演变,对军队院校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遇到对防御功能要求较高的建筑时,如果仍把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重点放在风格形式上,从而过于关注建筑的视觉形式美,而忽视了结构的坚固、交通的便捷和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基本物理需求,就偏离了军事建筑的本质,无法有效实现军事建筑的防御功能。因此,有必要将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的侧重点转到关注军事与非军事行动的行为特点对建筑提出的特殊要求上来,注重军事建筑的形式、功能与技术特性,帮助学生树立适应部队需求的科学建筑观。

  按照钱学森先生的设想,一个完整的建筑科学体系应包括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四个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这四个层面相互依托,缺一不可[23]。军队基建营房工作的分工细化程度远比不上普通建筑业,军队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往往需要对建筑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有所了解,要对建筑的科学哲学、技术理论和工程应用知识有所掌握。军队院校基建营房相关专业的教学更需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就是建筑科学体系中位于“技术科学”层面的课程,同时又涉及哲学与基础科学层面的内容,担负着为军事建筑的发展提供科学哲学与技术理论支撑的重要作用。

  建筑观是认识和评价建筑好坏的基本价值观,是指导人们从事建筑活动的基础。作为军队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从而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景观规划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提供学习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该类课程虽然并不系统地讲授军事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但却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国内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经典实例的学习,初步树立一种建筑理念,即认识到在军事建筑生成的过程中,哪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这些内容又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将来在面对实际工作时,能够迅速地把握重点,实现军事建筑的主要功能。

  军队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为适应将来岗位的需求,必须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才能站在指挥者的高度,规划与实施军事建筑,为战斗力的有效生成和充分发挥提供保障。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外军事建筑发展演变历程的渠道。通过学习不同时代政治、技术、社会和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中军事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不同战略战术、武器装备条件下军事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特征,让学生逐渐明白不同条件下的军事建筑“是什么”,从而为其从事实际的建筑工作提供历史的经验指导。

  如果将具体的基建营房工作看作一个点,那么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就是帮助从业者建立一张古今中外军事建筑的大网,使其能够站在这张大网的上方,高屋建瓴地进行观察与思考,准确地找到具体点的定位,高效地完成任务。

  目前,军队院校的建筑学专业较少涉及到研究方法的教学。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难免停留在简单的模仿或描述层面,遇到具体的棘手问题,往往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因此,亟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建筑分析方法,在学生掌握军事历史建筑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其分析经典军事建筑实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原理;分析影响其生成的如地形地貌、战术战法、武器装备、后勤供给等机制性因素;分析其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应对措施,等等,使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此类或此处军事建筑,从而引导学生在面对具体的军事建筑设计或建设任务时明白“如何做”,怎样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军队院校基建营房教育的特殊需求,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应成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地展开教学。军事建筑是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对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习应建立在普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因此,现有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可以保留,压缩内容和学时,同时在本科教育阶段增加军事建筑史的内容,针对国防建筑学专业开设“中国军事建筑史”和“外国军事建筑史”两门必修课,针对其它基建营房相关专业开设“中外军事建筑简史”选修课;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开设 “当代军事建筑发展”必修课和“建筑学研究方法”、“建筑哲学”和“军事建筑遗产保护”选修课,针对其它营房专业开设“当代军事建筑发展”选修课。通过上述课程的设置构建较为合理的军事建筑历史与理 论类课程体系。

  军队院校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以中外军事建筑史为主要内容,辅以普遍性更强的中外建筑简史、现代建筑思潮和中国民居课程。其中,中国军事建筑史与外国军事建筑史两门课程为主干课,以军事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本科教学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双重要求,教学内容将贯穿人类军事建筑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但17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19世纪以来,机械化、信息化战争中军事建筑的发展演变成为了教学重点。

  硕士研究生阶段则以当代军事建筑发展为主干课,辅以建筑哲学、建筑学研究方法和军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课程。其中当代军事建筑前沿以当代西方强国军事建筑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当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事建筑发展的趋势,深入思考中国军事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重点方向。针对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对建筑及建筑学的科学本质缺乏认识,对建筑学科学习研究方法不甚了解的现状,开设“建筑哲学”与“建筑学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以弥补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不足。其中“建筑哲学”是连接建筑科学与哲学的重要桥梁,研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关系,解决建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等根本问题,“建筑学研究方法”课程则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研究与分析方法,探索建筑学研究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进一步从技术层面去开展研究及解决军事建筑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另外,对所有基建营房类专业,包括军事土木工程和营房管理专业开设“中外军事建筑简史”选修课,帮助学生熟悉军事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便于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理解军事建筑,使其能够全面地把握基建营房工作。

  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是基建营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军事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军事建筑功能、形式和技术;分析影响军事建筑发展演变的机制性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把握当代军事建筑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军事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性的支撑,提高其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另外,通过中外建筑简史、建筑哲学、建筑学研究方法等选修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在人类建筑整体发展演变的背景下,从本体论、方法论的层面认识与理解军事建筑。因此,此类课程是军队基建营房事业发展的科学哲学与技术理论基础,为军队院校建筑学学科提供基本支撑,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具有开阔的军事建筑视野,进而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法。

  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的教学定位及内容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对军事建筑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与演变的系统、深入研究才刚起步,更为详细的一手资料与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有关建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更需要结合国情加以深化与拓展。参考文献:

  [1]陈德第,李轴,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我要下单